十八大报告要求,到2020年,“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新型城镇化被寄予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活力的重任。然而在今天,虽然名义上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0%,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背后潜藏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城镇化还有多大的潜力可以挖呢?
城镇化乱象丛生及原因
各界对城镇化乱象的指责和批评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过去一个时期的城镇化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镇化片面发展、不均衡发展问题。过去的城镇化是侵吞土地的一轮狂欢,是房地产的一场盛宴,目前造城重于产业发展,形成了农业人口在被城镇化的同时随即“失地”“失业”。
二是资金不足的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离不开资金支持,仅靠国家下拨的款项是远远不够的,如何筹措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也是当前的一大问题。
三是资源浪费问题。由于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总量有限,加上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有限,使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低下,有些地区还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四是城镇化发展中的不公平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荣邦瑞明的陈民说,“过去在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农村土地变城市土地,随之房地产大发展,各个城市都能分享一些城市化发展的红利,只是多少不均而已”。
豪宅研究院院长朱晓红说:“新型城镇化的提法有待商榷,我们这个社会浮躁得很,概念满天飞,难落地的东西太多。原因是,我们的决策、规划多数是长官意识,拍脑袋的结果。不解决由下而上的决策程序,不广泛汲收各界意见,一个城市的发展必然会顾此失彼!一些地方出现鬼城现象是因为规划出了问题,是长官的意识,专家的诗意畅想的结果。”
就城镇化乱象的原因,总结了四点:
一、城镇化参与的人多,但专注的人少,很难形成合力,也就失去了凝聚力。
二、现在主导城镇化的企业大多数是从原来的房地产企业或者是建筑企业转型过来的,还是没有脱离房地产或建筑行业的思维,缺乏合作概念和运营理念,重经济利益,重眼前利益。
三、国家层面对于新型城镇化缺乏有效的指引,本来强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但到头来又成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行为,没有走出原来的套路,只是给了一些企业新的概念和名头。
四、城镇化项目的效果是逐步显现的,一般要5~10年之后才能进入良性运转阶段。新型城镇化这个概念从提出到现在还不到五年,还有一大批项目都在探索过程中,很难形成范例。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话语重述”现象制约发展
整个新型城镇化,用一条什么主线提起来,才算抓住了根本,而且具有操作性?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这是非常好的,非常正确的,但是在各级尤其是一线实践中不能空喊“以人为本”。以什么人为本?人又以什么为本?都需要进一步思考,不能跟着中央简单重述。
比如我们承担了某区域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在规划中坚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注重地方特色和创新,也得到当地领导的高度认同。但在省里组织的新型城镇化验收的时候,问题和麻烦就出来了。专家组一位专家发言说:“你们对政策掌握得不到位啊!习总书记最近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论述你们都看过了吗?”我们的项目经理解释说:“老师您说的都很对,我们看了,我们也按照这个精神结合当地的情况落地了。”这位专家马上就急了:“你这叫什么落地!城镇化以人为本写进去了吗?”项目经理说:“写进去了。不仅写进去了,还是结合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写的。”他说:“错就错在你自作聪明的有的放矢,中央领导怎么说的,你就怎么写。”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批评地方政府领导说套话和空话,可是为什么很多地方政府的领导还把套话和空话放在嘴上呢?为什么这位专家还要机械重复中央领导的话呢?这里面有他们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追求绝对正确。永远正确的空话虽然明知无用,却是最安全的。这是一个多层级话语体系中常见的问题。按照系统工程来看,子系统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这个子系统才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下级政府和上级政府总目标可以一致,但具体目标决不能是同一个。从这个角度来说,前一阶段的城镇化的“房地产化”,不是因房地产行业的错,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简单重复,所以发展最快,所以赢得了主导权。新型城镇化之“新”要不流于空谈,就必须在各行各业、各级各部门改变这种毫无意义的重述作风。
如何改变,三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口号是有自身道理的,因为中央要改变过去以投资为本、以土地为本、以速度为本等错误的导向,所以提出以人为本。
第二,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人以什么为本?中央为什么不问人以什么为本的问题呢?因为这是个性的问题,每个区域的情况不一样,发展阶段不一样,人的地域性格和地域文化不一样,需求特点和需求层次就不一样。对于特定区域,其主要问题和矛盾可能只有本地本级政府最清楚,所以各级各地政府都应有自己的以人为本的方向,要分别讨论清楚本地人以什么为本的问题。围绕本地人以什么为本,制定本地以人为本的政策,才可能出具有针对性的、有创新的策略和目标。比如台湾省在蒋经国先生执政时期,政府为居民提供的福利中竟然有米酒补贴。因为本地人酷爱米酒,几乎是生活必需品,如果不补贴,消费成本会很高,民众就会有意见。像这样的政策,拿到其他哪个地方都不行。
第三,以人为本的地方策略是什么?以人为本要深化到人以什么为本的战略后,形成管理策略、财务策略、组织策略、传播策略等。我们地方政府在传播策略上也是有很多忌讳的,他们最大的担心就是出错,所以传播上基本上是以不出错为基本出发点,最简单的就是“重复”了。这样,不管你是“左”还是“右”来攻击,我都不犯什么大毛病。
新型城镇化要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城镇化诸多问题的本质是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
有研究指出城镇化率在50%前后是一个关键期,这在过去拉美体现明显,各种矛盾和问题逐渐进入集中爆发期。掌控好的国家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相反则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社会处于混乱局面。中国新型城镇化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面临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摊大饼”、以土地开发及硬件建设为主的模式不可持续已成共识。“深耕细作”,把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环境保护等“软设施”及“软服务”做好,应该是新型城
镇化建设及PPP领域努力的主要方面。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一是新城与旧城的关系。旧城是城市文脉所在,不能断但也不意味着止步不前,局部改造提升是延续城市活力的重要途径;新城“求大求高求洋”,没有体现本地特色,与旧城(母城)割裂,可以说走向人气不旺将是大概率事件。
二是本地与周边的关系。看过许多地方的城镇化规划,往往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眼光仅仅局限于本地,另一个极端则是天马行空。更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既立足本地,又跳出本地,合理利用周边资源,开拓周边市场。
三是硬件与公服的关系。房地产、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等硬件一般都不是短板,教育、医疗及社区商业等配套才是。软环境真正能够吸引人,并为房地产保值增值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产业与居住的关系。城镇化要让人留住,既要“安居”也要“乐业”。而且,“业”比“居”更重要。以东北为例,振兴的关键不在于推动多少棚户区改造,而在于培育发展新的接续产业。
五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城市发展有其自身规律,行政能够规划甚至建设新城,但未必能让新城运营发展下去。构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模式的必然选择,PPP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模式。
六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短期相对固定,长期则可能发生巨大变化,从这个角度说,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也可以视为静态与动态的关系。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城镇化必然带来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短期看似低迷的行情中,找到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的战略思路,并付诸实施,是所谓创建百年基业、永续发展的根本。
(李伟,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